媒體關注 | 周家巖:一張“居住證”讓他們找到家的歸屬
在嘉興走一走,無論是車水馬龍的街頭,還是悠然自得的鄉村社區,時不時就能聽到五花八門的外鄉方言。
在這里生活了16年的湖南人周家巖卻笑著說,自己那口“l、r不分”的湖南話已經被同化得差不多了,而他的兩個孩子更是從牙牙學語開始就說普通話。
到嘉興這16年,從彷徨迷惘的外來打工者,到浙江省第一批領取“居住證”的“新居民”,再到憑積分讓子女入讀公辦學校,享受與本地人同等的社保福利,周家巖是嘉興居住證制度改革的首批見證者。
》》印記
改革開放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流動受到嚴格限制,非計劃流動的農民會被冠上“盲流”之名;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農民逐漸擺脫了對于人民公社的依賴,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悄然開啟;到了1984年,苛刻的城鄉隔絕體制終于出現了松動,國務院發文明確,允許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有固定職業和住所的農民自理口糧到城鎮落戶;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后,沿海地區開放,大量農民工涌向沿海大城市,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民工潮。
有著獨特區位優勢的嘉興,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樣,是眾多外來務工者爭相涌入之地,但是大量的人員流動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如何調動流動人口建設流入地的積極性,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項社會福利,讓流動人口不至于因為失衡引發失控,成為城市發展中必須解決的緊迫問題。
面對這一世紀難題,嘉興迎難而上,積極探索與創新。2007年9月25日,嘉興市新居民事務局正式掛牌,成為全國首家地市級流動人口常設服務管理機構;2007年11月20日,嘉興平湖發出浙江省第一張“居住證”;2008年4月1日起,嘉興在全國率先告別“暫住證”。
目前,嘉興市新居民總數超過200萬。從“外來打工者”到“新居民”,從“暫住證”到“居住證”,外來人員在嘉興找到了身份的認同,找到了家的歸屬,在這個自己為之奮斗的第二故鄉,平等地享受到了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
》》故事
彷徨的“外來者”:
多少次動了回去的念頭
周家巖的老家在湖南常德的一個深山農村里。為了走出那個小山村,他努力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在縣城找了個當時還算不錯的工作。
改革開放率先把沿海城市帶富了,廣州、上海、浙江等地都成了香饃饃,很多人都去了那兒,既賺錢又見世面。周家巖思慮良久,不顧親友的反對,辭掉工作,跟著朋友一起來到了嘉興。
那是2002年的事,當時周家巖才23歲。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與所學專業完全不搭邊。“我學的是法律,到這里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人事的。當時沒想太多,覺得能馬上找到工作就很幸運了。”周家巖說。
做人事最常做的工作就是溝通,作為一個外來者,語言對周家巖來說是很大的障礙。“當時普通話可沒有現在這么普及,大多數人都是說方言的,他們嘰嘰喳喳說了半天,我一句沒聽懂。人們看我是外地人,也不會特別信賴我,當時感覺自己很尷尬。”
這份工作只持續了一年左右。周家巖當時充滿了無力感,頻頻動了回老家的念頭,“慌張、迷惘,可真的要回去又有些不甘心。”
2003年的一天,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到平湖看望一個老鄉,途中經過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巨大的挖掘機來回作業,一臺臺吊機忙個不停。老鄉跟他說,這里要蓋很多大樓和廠房,要建成工業園區。
就是這番不經意的話,觸動了周家巖的心。“工業園區意味著有很多優秀的企業,有很多的就業機會。”他想,他應該再試一試。
2003年7月,他應聘進入新秀集團,成了一名車間里的生產管理員。4年之后,他成了新秀集團倉儲物流中心負責人,是集團委以重任的中層干部。
然而,事業上的功成名就并不能彌補他心靈上的缺憾,“外來打工者”這個標簽,始終牢牢地束縛著他。
2006年底,他和集團里的一名江西姑娘結了婚。2007年,他們回到湖南老家買了房。
“我定不下心來留在嘉興。回老家買房是為了以防萬一,說不定哪天就回去了,自己做點小生意。”周家巖說。
綠色的“居住證”:帶來安定的希望
2008年,周家巖的女兒出生了。
女兒的戶口上在湖南老家。在那里,看著蜿蜒的山路、寂寥的街道,他猶豫了:女兒以后要在這里長大上學嗎?
一回到嘉興,他就向比他早來嘉興幾年的同事打聽孩子讀書的事。有的說“送回老家去讀了,老婆也跟著回去照顧,一家三口分居兩地,逢年過節才能聚一回”,有的說“在這里辦了借讀,但是借讀費很貴”,還有個同事說,有居住證的話,可以入讀公辦學校。
居住證,周家巖還真的有。
21世紀初,嘉興首創了“農民工之家”,隨后“農民工之家”遍地開花。2005年初,嘉善縣建立了“新嘉善人”管理委員會。2007年6月1日,平湖市成立了全國首個新居民事務局。同年9月25日,嘉興市新居民事務局成立了。這是全國首家地市級服務管理新居民的機構,由此也創立了“專門機構協調型”服務管理新體制。
同年11月20日,平湖新埭鎮新居民事務所發出了浙江省第一批居住證,周家巖拿到了其中一本。“當時我只有暫住證,紅色的,公司通知大家,符合條件的外地員工可以報名申請居住證,我就去申請了。我學歷高,工作時間也久,各項條件都符合,很順利就辦下來了,換成了綠本。”
他找出那個綠本本,去鎮上的便民服務中心咨詢,持居住證可以享受本地基本公共服務,例如技能培訓、社會保險、醫療保險、計劃生育、公共衛生等等,最關鍵的是,子女可以在本地享受義務教育。
2011年,憑著居住證,周家巖的女兒入讀新埭鎮中心幼兒園。
2012年11月,嘉興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新居民積分制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正式啟動實施新居民積分制管理工作,即圍繞新居民的素質、能力、貢獻等,設定相應標準進行評分,按照積分排序享受公共服務。
2014年,周家巖以當地積分排名第一的成績,讓女兒順利地進入新埭鎮中心小學學習。
悠然的“新居民”:
在第二故鄉生根發芽
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周家巖一家便在嘉興定了心:沒有后顧之憂,在這里生根發芽。
在公司里,他不斷進取,還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感覺自己是嘉興的一分子,更要好好努力。”集團優秀干部、新埭鎮先進黨員、嘉興市十佳優秀新居民代表……這些年,他的勤奮上進,讓自己收獲了不少榮譽。
小兩口還在平湖市里買了房,一家人住得十分溫馨。
這張居住證,給周家巖全家帶來了安定和希望,一直被小心收藏在家里。沒想到,到了2016年,這個綠本本也“退休”,換成了IC卡。IC卡式居住證外觀就是一張市民卡,整合了市民卡和居住證的功能,周家巖隨身攜帶,需要用的時候隨時可以用。
2016年,周家巖的二寶出生了,是個白胖的小子。回老家上戶口的時候,他心里沒有了糾結,因為他知道,弟弟以后也會和姐姐一樣,在嘉興享受優越的教育條件,在爸爸媽媽身邊快樂地長大。
》》點評
嘉興學院經濟學教授徐永良:
小小一張“居住證”,考量出了一個城市的胸懷;輕輕一聲“新居民”,體現出了城市管理者的執政智慧。正是嘉興人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再加上嘉興各級政府領先于全國的制度創新智慧與能力,率先在全國破冰僵化的戶籍制度,并讓“外來人口”共享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形成了城市集聚的巨大向心力,吸引了“外來者”,溫暖了“新居民”。其實,改革也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從而保障了嘉興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居住證”的改革只是一個起點,未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今,戶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希望具有很強制度創新力的嘉興能夠為全國的戶籍改革提供一個全新的樣板。
▲《南湖晚報》報道截圖
來源:南湖晚報